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位号称“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气功大师”李洪志,并传出了一种法轮功。他说,他传出的“法”是宇宙中“真正的科学”,人类的科学是“错的”、“骗人的”,是“邪教”,而且发展“到顶了”等等。真的是这样吗?中国科协的几位科学家用科学点评了李洪志的反科学,由此,我们看到,李洪志对人类科学的了解程度,不仅是浅薄,简直就是荒谬。
竟然不知道“万有引力”是怎么回事
李洪志在他的著述及所谓讲“法”的录音录相中,总是把铁叫做铁分子(实际是原子),把原子核分裂的反应叫聚变(实际叫裂变),把天文学中的光年当做时间单位(实际是距离单位)。
他说,200万个原子排列起来才能构成分子。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单个原子就可以构成分子,叫做单原子分子。根本就不存在必须200万或多少万的问题。他还依此继续发挥,说人类生活在分子构成的空间中,而神生活在比分子微观的粒子构成的空间中,并反复论断,只要比分子小的粒子如原子等构成的物体,人就无从探测或看到,并且能自由、不受阻挡地穿过分子构成的物体,这就是人为什么看不到由微粒子构成的“神”的原因所在。然而,在我们周围的许多物质却是由原子构成的,不仅铁、铜等是原子构成的,还有单原子的氦、氖、石墨等许多物质,不能说这些物质不在人类空间之内吧!按李洪志所说的,岂不是铝块(由原子构成)可以自由地穿过塑料块(大分子构成),而不受阻挡?
他竟然不知道“万有引力”是怎么回事!他说,科学家认为万有引力是地球旋转产生的(正好相反,旋转产生的是离心力);他还认为万有引力超出地球一定范围就不存在了(其实到宇宙的边缘都存在);并且说万有引力是“神”在地球周围一定范围内通过创造某种特殊物质产生的,是为人而特意创造的,若超出地球一定范围,也就是超出这层物质,就会产生科学上所说的“失重”。这恰恰又说明李洪志也不明白“失重”的含义及其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其实,科学上所说的“失重”,只是描述地心引力与某一惯性力刚好平衡的这种状态,并非真的失去了重量或引力。而且,失重并非只有超出地球的一定范围才会产生,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电梯里或在飞机机动飞行时等许多情况下也都会产生失重现象。
用手攥,永远也不可能使蔬菜变成水
李洪志说,我们人类生活的这层物质空间的物质“本原”,就是我们“人类这个水”,并举例子说,大家知道这个蔬菜呀,你用手攥来攥去,最后什么都不会剩的,都是水;人身体70%是水,甚至连骨头、头发也完全是水构成的,其实都是水。
然而,稍有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用手攥等物理方法是根本不能改变分子结构的。蔬菜中存在着纤维及维生素等等许多不同种类的分子成分,如果用手攥的方法,永远也不可能使它们都变成水。退一万步来说,用尽人类的一切化学甚至核反应等方法,也绝不可能把蔬菜以及人体的骨头与头发等全部变成水。谁又能把铁、碳等元素攥成构成水的氢元素或氧元素呢?那可真比核反应还厉害了!
人类看不到的物体怎么能挡住人类可见的物体呢
李洪志说他是极高层次来的高级生命,而人类生活的这个宇宙在他看来小得连一粒宇宙尘埃都算不上。对我们这个“小宇宙”,他反复宣称是由27亿,不到30亿个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构成的,人类永远也看不到边。在他看来,这个数字也许已经是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了。然而,人类现在已经观测到大约1250亿个这样的星系(见《参考消息》1999.19,第七版)。
他还说,天文学中发现的被称为宇宙墙的某一大尺度天体就是“极乐世界”的所在。并且说,此天体是由原子构成的,因而人看不到它的存在,只是一些星系运动到它附近时被阻挡了,人才知道它的存在。首先,天文学上所观测到的现象并非如其所述。其次,他的论述本身就有一个最明显的矛盾:人类看不到的物体怎么能挡住人类可见的物体呢?
而且,比分子小的粒子构成的天体,人类可见或可观测到的比比皆是。例如,天文学上可观测到原子或比原子小的离子构成的天体,如恒星、星云等,甚至可以探测到比原子小得多的中子构成的中子星等等。
极力掩盖文字水平的低下和思想内涵的缺乏
李洪志说自己的著作是“经书”,然而,他的“经书”,语言粗陋、浅白,逻辑混乱。对此,他并不否认,只是另有解释:“《转法轮》在文章的表面上不华丽,甚至不符合现代语法。但是,我如果用现代的语法来整理这本大法的话,就会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文章的语言结构规范而漂亮,却不会有更深更高的内涵。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弟子们按其要求反反复复“通读”其“经书”,并没有发现“更深更高的内涵”。当人们普遍对此有疑时,他又适时地提出了新的论调:“白纸黑字,它什么作用都不起。可是它能够讲出人类最浅显的人类知道的道理,仅此而已。”而更高的内涵“在表面文字上是没有,写也写不出,中文也写不出来……”也就是说,文字不能表达更深的内涵,文字内涵与其“华丽”、“规范”、“漂亮”与否根本无关。这样,李洪志就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文字本身没有更高更深的内涵,从而自毁前说。总之,无论他如何说,都只不过是在极力掩盖其文字水平的低下和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的缺乏。
混淆了哲学上的第一性、第二性的概念
对于“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李洪志也有他的说法。他说,这是不存在的问题。精神是人脑发出的,所以精神是物质的,因而精神与物质是一性的。
从他的讲法来看,他混淆了哲学上的第一性、第二性的概念。哲学上的第一性指的是本原的,第二性指的是派生的。如果把他所说的“一性的”理解为精神也是物质(产生)的,那么物质就是第一性的,怎么说不存在第一性的问题呢?如果他所说的“一性的”是指“精神就是物质,物质就是精神”,那么他为什么还说,一直到最最原始的本原,同时存在着一个本原的物质——“密度极大的水”和一个本原的精神——“宇宙唯一特性”呢?这不等于说物质与精神从根本上就是“两性的”吗?何况若称本原的精神为“唯一特性”,那么本原的物质是有性还是无性?若有性,本原精神就不能称为“唯一”特性,若无性,怎么称它是“水”?能称为“水”,就是因为有“水”性才能称之为“水”。真矛盾啊!
另外,若物质与精神没有差别,那么为什么又说,人除了物质的肉体以外,还有精神的“元神”存在呢?并且说人死了,这个“元神”就离开了。那么这个“元神”是不是物质的?若此元神是物质的,则物质自应有灵,肉体亦应自有灵,何须外来的元神控制?若此元神是非物质的,它怎么能在人死时离开物质身体而存在?若能离开物质身体而存在,又何必依附于肉体呢?
其实,在哲学上的“一性”谈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简单地说,承认同一性的就是可知论,反之就是不可知论。一方面,李洪志大谈精神与物质是一性的,另一方面又说,哪怕人修炼成佛,也永永远远看不到宇宙的真相,宣扬的又是不可知论。
李洪志还为类似灵魂的元神找到了安身之所。他说,人的身体是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等更微观的粒子构成的,人死时,只不过是这层最大的分子成分蜕掉了,而更微观粒子构成的身体却没有死掉,离开了。照这么说,分子由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那么构成分子的原子等微观粒子走了,难道分子还能存在?岂不应是人死的时候,连身体也突然不见了才对。他还说,人手术时切掉的只是分子构成的组织,而原子的那部分是切不掉的。难道切掉的那部分不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切没切下来呢?
以上只是随手摘取几则浅显的矛盾错误,许多甚至是中学的知识常识。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问题。然而,科学上有“证伪法则”,只要出一个不符合其所述原理或法则的反证,就足以证明其原理为伪。李洪志说过去事、人间事尚且错漏百出,不可信,说未来事、天上事又如何可信呢?连科学都说不清楚的人,有什么资格谈科学呢?
五百年前根本不是元朝,而是明朝中叶
谈到唐僧到印度取经的问题,李洪志说:“唐僧去西天取经走了11年”,可是历史上却是从唐贞观三年到贞观十九年,共17年的时间。
对于佛教经书的集结问题,他讲:“经书是释迦牟尼佛不在世五百年以后才系统整理出来的。大家知道五百年,中国正处于元朝,成吉思汗当时讲了什么现在谁知道?”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佛经是不真实、不可信的,他李洪志的“经书”才是最真实可信的。对于他是不是在破坏佛教文化,我暂且不谈,只谈历史。
首先,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五百年前根本不是元朝,而是明朝中叶,元朝是在七百多年前。这些难道不是中学的知识?
其次,了解佛教史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佛经的集结是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大迦叶等人在释迦牟尼去世三个月后进行的。对此,李洪志非要说成是“五百年后”,不是无知,就是有意乱说。